发布时间:2025-03-04 11:33 点击量: 202次
“我也不知道”“从来没有接触过”“怎么会中毒了呢?”这是最近在接收的鼠药中毒患者中出现最多的话语。从来没有接触过鼠药竟然中毒了,患者本人连同家属处于蒙圈中。
6月下旬,61岁的王女士无故牙龈反复出血,身上有出血点、瘀斑,之后下颌开始肿胀,于是被家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。查体:四肢水肿,精神差。皮肤见明显瘀点瘀斑,牙龈局部有渗血,咽后壁少量血迹。急查血常规、术前凝血5项、肝肾功能、血糖及免疫8项,检验结果回报:凝血5项报危急值,凝血酶原时间(prothrombin time, PT)>320 s(升高),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,APTT)>142.6 s(升高);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,红细胞降低,血红蛋白降低,血小板正常。
追问病史,患者半年前出现类似状况,当时查体凝血功能异常,排除血友病等,后未明确病因,行肾脏切除术。同时,否认毒物接触史。经过综合判断,医生认为应行毒物检测,检测结果提示溴敌隆501ng/ml、溴鼠灵46ng/ml,诊断为抗凝血杀鼠药中毒。
再次追问,患者女儿诉其母亲一直与父亲在老家同住,自己则在外地工作,据患者丈夫诉二人日常同吃同住,并无异常接触,也实在说不清在哪里接触过鼠药。结合患者病史及检验结果,溴敌隆/溴鼠灵中毒、牙龈出血诊断明确,予以维生素K1静脉滴注,输注血浆,并同时予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,补液支持等药物应用。经上述药物治疗后患者情况明显改善,截止目前,未再次出现牙龈及其他部位的出血,肿胀、瘀点瘀斑等明显改善。